笔下文学 > 国士风雅 > 第037章 官山海之论

第037章 官山海之论

笔下文学 www.bxwx.cx,最快更新国士风雅 !

    “找人?”

    苏桧想到很多可能,就是没有想到,陈剑安他们会让他帮着找人。

    苏桧满脸疑惑,谨慎问道:“陈公子让老夫找谁?”

    陈剑安心里明白,有些话他说了苏桧未必会放在心上,这事还得邹大公子来讲,才够分量。所以,陈剑安并没有回答苏桧的疑问,而是不易察觉得对着邹寅使了个眼色。

    邹寅心有灵犀般捕捉到了陈剑安眸子里的意思。

    于是,邹寅轻咳了一声,开口问道:“苏员外……可还记得那日在醉香楼说得话?”

    “什么话?”苏桧装起糊涂来。

    邹寅心里暗骂了句他娘的老狐狸,脸上却依然挂着淡笑道:“苏员外当真不记得了吗?”

    苏桧轻拍了下自己的脑门,作恍然大悟状,回道:“哎呀,老夫记起来了。……年纪大了,记不住事,还望二位公子多多海涵啊。”

    邹寅故作淡定状,静静说道:“无妨。苏员外记起便好。”

    苏桧老奸巨猾,笑问道:“可老夫记得陈公子说过,邹公子此次前来山海城,并无其他目的,只是为了赴陈公子的约,赏花赏景来的啊?”

    邹寅不知如何作答。

    陈剑安见邹寅被苏桧的一句话给问得语塞了,心里轻叹道,“这老狐狸方才还说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现在倒记得清楚我说的话。真他娘的不要脸!”

    心里虽是这么想的,陈剑安脸上还是挂着浅笑,打圆场道:“苏员外说的不错啊,邹兄此次来山海城,确实是为了赴我的约。不过……这只是其一罢了,其实……邹兄还有一个目的。”

    陈剑安边说边注意着苏桧的神情。

    既然已经说到这了,再藏着掖着也无意义,索性挑明了讲。

    邹寅是来山海城调查侯伯文的。

    这事即便邹寅他们不承认,苏桧也是心知肚明的。

    现在说了,只是希望寻求一个合作罢了。

    因此,陈剑安说完之后,望着苏桧问道:“既然我们都说了,苏员外那天说的话……可还算数?”

    苏桧眯眼,轻笑说道:“自然算数。”

    “那就好。”陈剑安说完这句朝身旁的邹寅望了一眼,邹寅开口道:“既然陈兄都替我说了,苏员外你也同意了,那我们就谈谈吧。”

    苏桧伸出右手,示意邹寅说下去。

    邹寅淡淡问道:“谈这事之前,我们还有一个疑问。”

    “邹公子请讲。”

    “我们知道,苏员外你与侯伯文之间有嫌隙,据说是因为侯伯文与一个外地富贾合作,挡了苏员外的生意?……不知是真是假?”邹寅毫不客气,直接问道。

    “邹公子怀疑老夫?”苏桧的话里带着一丝怒气。

    陈剑安见苏桧脸上有愠色,及时出声安抚道:“苏员外莫要生气,我们也只是求个心安罢了。若是苏员外不肯讲,我与邹兄也不强求。”

    “邹兄,是吧?”说着,陈剑安笑着问起邹寅。

    邹寅嗯了一声。

    苏桧听后,脸上的怒气随即散去,笑呵呵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讲的,既然二位公子好奇,老夫便讲讲。”

    苏桧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二位公子知道官山海吧?”

    苏桧口中所谓的‘官山海’一词其实是大唐帝国的一项盐铁政策。

    即对盐和铁一起实行官府专营专卖。

    ‘官山海’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相国管仲提出的。当年公子小白继承王位后,鲍叔牙举荐管仲为相国。可是管仲之前辅佐公子纠,曾经策划刺杀公子小白。因此,公子小白也便是后来的齐桓公与管仲是有生死之仇的。鲍叔牙举荐管仲之后,齐桓公打算考验一下管仲,便问他该如何强兵富国。

    管仲答曰:“唯官山海为可耳。”

    管仲的意思是说由国家控制山林川泽之利,所产的食盐与铁由朝廷官营和专卖。

    齐桓公本来就是贤明大度的君王,又从与管仲的谈话中得知管仲是国士之才,于是拜他为相。这才成就了齐桓公春秋五霸的地位。

    而官山海这一政策,也由此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到了本朝,盐铁收入已经成为朝廷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来源。管钱的户部曾经有位官员说过:“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可见盐利在大唐帝国的财政中占据何等重要的地位!

    苏桧突然提起‘官山海’这一盐铁政策,莫非侯伯文与此事有关?

    陈剑安想到这,忙将疑惑的眼神望向苏桧。

    邹寅倒没有多想什么,他出身北海邹氏官宦人家,自然对朝廷的‘官山海’政策很是熟悉。他皱着眉头问苏员外:“官山海是本朝的一项盐利政策,不知苏员外为何突然提起?”

    苏桧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望着正盯着他看的陈剑安。

    陈剑安很不适应这老狐狸的眼神,总觉得心里瘆得慌。

    于是,陈剑安赶忙躲开苏桧的眼神。

    邹寅自然也发现了陈剑安与苏桧二人的异样,好奇问道:“苏员外,您老为何只顾着看着陈兄?却不回答我的问题?”

    苏桧则阴笑说道:“老夫说得,陈公子应该明白一些。不如……请陈公子说说”

    陈剑安总觉得这苏老狐狸是个有着特殊癖好的人,方才被他瞧了片刻,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时又将问题甩给自己。陈剑安心里不禁骂骂咧咧了几句,每一句皆与这老狐狸有关。

    苏老狐狸这话一说,邹兄也满脸好奇地看着自己。

    陈剑安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一说。

    “苏员外想说的……可是与贩卖私盐有关?”陈剑安一直没有说话,一说话便一石惊起千层浪。

    贩卖私盐,无论在历朝历代皆是违法行为。唐帝国的《户律·盐法》中明令禁止,严禁买卖私盐,贩卖私盐者发配充军,买私盐者杖责一百。可是即便历朝历代皆颁布法令,明令禁止。但盐利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使得当时社会各阶层都把眼光聚集在这上面。

    利之所在,人所共趋。

    况且到了本朝,食盐生产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制造私盐的成本大大降低,于是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中总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违禁制造私盐贩卖。

    当然这些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苏桧突然提起官山海,陈剑安陡然想起山海城依靠北海与普福山。

    也正是因为山海城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使得山海城不仅是盐利重地,也是私盐贩卖的天堂。莫非苏老狐狸话中的意思是,这侯伯文与外地富商官商勾结,私底下贩卖私盐,从中获利?

    想到这,陈剑安才会试探地向苏桧发出此问。

    邹寅在一旁听了陈剑安的疑问,立马直勾勾地望向苏桧。然后冷冷问道:“陈兄说的可是真的?”